资讯中心

宇创财税-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拨缴经费收入:社会组织与工会经费来源解析

宇创小编 2025-03-31 资讯中心 80 0

拨缴经费收入是指由基层工会所在的同级行政拨缴的款项。具体来说,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依据《工会法》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规定,每月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的工会经费或建会筹备金。同时,下级工会按规定上缴或上级工会按规定转拨的工会经费中归属于本级工会的经费及建会筹备金,按规定比例分解后属于本级工会的留成部分,也计入拨缴经费收入。

拨缴经费收入主要用于支持工会活动和建设,具有强制性和法定性。这种收入方式与会费收入不同,会费收入是个人或组织为了加入某个团体或组织而支付的费用,是自愿性质的。

来说,拨缴经费收入是基层工会从其同级行政获得的用于支持工会活动的经费,由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强制缴纳你知道吗?每个月,我们工资条上那小小的2%工会经费,其实背后有着大大的学问呢!这就是我们要聊的——拨缴经费收入。它不仅是工会活动的经费来源,还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权益。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一起揭开拨缴经费收入的神秘面纱吧!

一、拨缴经费收入的来源

拨缴经费收入,顾名思义,就是由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等社会组织按照《工会法》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规定,每月从职工工资总额中提取2%作为工会经费。这2%的经费,可是工会开展各项活动的“生命线”哦!

除了这个主要来源,还有一些其他的“小金库”:

1. 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这是工会经费的另一个重要来源,会员们缴纳的会费,也是工会活动经费的一部分。

2. 工会所属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工会下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也会按照规定上缴一部分收入,作为工会的经费。

3. 人民政府的补助: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政府也会给予工会一定的补助,以支持工会的工作。

二、拨缴经费收入的计算

那么,这2%的工会经费是如何计算的呢?其实,计算方法很简单:

1. 确定工资总额:工资总额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等社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这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其他工资和单位发放的职工生活费等。

2. 提取2%的经费:将工资总额乘以2%,就是当月应缴纳的工会经费。

需要注意的是,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很广,包括正式职工、合同制职工、临时工、季节工等,甚至包括那些已经离职但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三、拨缴经费收入的分配

那么,这2%的工会经费,又是如何分配的呢?

1. 上缴上级工会:按照规定,单位提取的工会经费中,有40%需要上缴给上级工会组织。

2. 留归本单位工会:剩下的60%,则留归本单位工会,用于开展各项活动。

拨缴经费收入:社会组织与工会经费来源解析

此外,下级工会按规定上缴或上级工会按规定转拨的工会经费中,归属于本级工会的经费及建会筹备金,也会计入拨缴经费收入。

四、拨缴经费收入的监管

为了保证工会经费的合法、合规使用,相关部门会对工会经费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管。社会组织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和透明公开。

同时,工会经费的使用情况也会接受审计和检查,以确保其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五、拨缴经费收入的意义

拨缴经费收入对于工会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工会开展各项活动的经费来源,更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保障。

通过工会经费,工会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如职工培训、文体活动、维权活动等,从而提高职工的素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拨缴经费收入是工会工作的“血液”,它关系到工会活动的开展,也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权益。让我们一起关注工会经费的使用,共同维护我们的权益吧!

猜你喜欢

400-883-2365 扫描微信 709728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