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日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以及贷款损失准备是什么科目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贷款损失准备是什么科目
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按照规定提取的贷款损失减值准备的。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包括贴现资产、拆出资金、客户贷款、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和垫款等。
企业(保险)的保户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典当)的、抵押贷款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其他单位贷出的款项计提的减值准备,可将本科目改为“1304委托贷款损失准备”科目。
贷款损失准备通常包括以下三项:一般准备金(也称作普通准备金)、特别损失准备金以及专项准备金。贷款损失准备是指有客观证据证明贷款确实发生减值时,银行根据相关规定所计提的减值准备。该项目是贷款的预计收回资金的现值与其账面价值间的差额。
1、一般准备金: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为了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发生的损失,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从全部贷款余额中所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例如,中国商业银行的一般准备金的计提比例为年末贷款余额的1%;
2、特别损失准备金:针对贷款组合中已确定的或特定的贷款风险,为了保证能及时、充分弥补损失贷款,而按照一定比例所计提的损失准备。特别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遭遇特殊情况时才计提的一项准备金,如金融危机、政治动荡等重大事件;
3、专项准备金:以贷款的内在损失程度为依据,以贷款风险的分类结果为基础,按照一定的风险权重对各类贷款所计提的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是什么科目?要这样做会计处理
贷款损失准备金是一个资产类科目。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核销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1)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减值,按照拟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本期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按照差额计提;应计金额与账面余额的差额作为对方会计分录。
(二)对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按照管理权限,经批准后予以核销,借记本科目,贷记“贷款”等科目。
(3)已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价值以后收回的,按照收回和增加的原贷款损失准备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4)企业收回贷款时,应结转贷款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和一般风险准备二者的区别
贷款损失准备和一般风险准备有3点不同,具体介绍如下:
1、贷款损失准备的管理方法:无论其是否属于重要贷款,均应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进行组合,以判断其是否发生减值。如对该组合存在减值的客观证据,应对其组合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以单项或组合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不应再包括在此类贷款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2、一般风险准备的管理方法:一般风险准备按净利润的10%计提。一般风险准备的管理办法,一般风险准备只能用于弥补亏损。
1、贷款损失准备的实质:本科目核算银行按照规定提取的贷款损失减值准备。银行不承担风险的受托贷款等不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本科目应按照单项贷款损失准备和组合贷款损失准备等分别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2、一般风险准备的实质: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用于弥补亏损的风险准备。
1、贷款损失准备的相关注意: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本期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补提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2、一般风险准备的相关注意:贷款损失准备应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上,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应以扣除该项资产所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后的金额反映;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单独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上反映。
二、贷款损失准备如何核算
1、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对于预计会发生的贷款损失,应提前从利润中提取一部分准备金,用于弥补贷款损失。这个准备金就是贷款损失准备金。也叫贷款减值准备。
2、根据新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专项准备和特别准备。
3、专项拨备是指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确定的贷款五级分类结果逐笔及时足额计提的拨备。
4、专项拨备是指金融企业对特定国家、地区和行业的贷款计提的拨备。
5、需要计提损失准备的资产包括金融企业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贷款(包括抵押、质押、担保和无担保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拆借资金等。
6、对于由银行贷款并负责对外偿还的国外贷款,也应计提损失准备。银行不承担风险和还款责任的委托贷款不计提损失准备金。贷款准备金由各银行总行统一计提,根据贷款风险程度全额提取。亏损准备金不足的,不得进行税后利润分配。准备金计入当期损益。
7、根据审慎会计原则的要求,商业银行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应坚持及时性和充分性原则。及时
8、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估计到贷款可能存在固有损失且贷款的实际价值可以
9、能减的时候可以减,真正实现亏损或者贷款需要核销的时候不能减。充足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
10、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足够的准备金,以弥补贷款的内在损失。
11、贷款分类是坏账准备计提和评估的基础,坏账准备计提和评估的充分性是贷款得分。
12、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提出了特别拨备的参考比例:
13、同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次级贷款和可疑贷款的损失准备比例可以根据贷款损失的程度上下浮动20%。使贷款损失准备金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每类贷款的具体计提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4、反映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的一个指标是拨备覆盖率。拨备覆盖率的考核是银行审慎考虑风险防范的一个方面,也是反映其业绩真实性的量化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15、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特别准备、特别准备)/(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16、比例越低越好;亏损越小,利润越高;比例越高,风险越大,亏损越大,盈利越小。
17、拨备比例要与贷款风险程度相适应,不能过低,造成拨备不足,虚增利润;
18、不能太高,会导致超额计提和虚假盈利。
19、相关问答:贷款损失准备怎么计提?
20、贷款减值准备包括单项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和组合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其中单项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又包含对公贷款损失准备、承兑垫款损失准备;组合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包含对公贷款损失准备、贴现损失准备、个人贷款损失准备、信用卡垫款损失准备。只要计算出这些就可以知道贷款减值准备是多少。
三、什么是贷款损失准备
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通常包括以下三项:一般准备金(也称为普通准备金)、特殊损失准备金和特殊准备金。贷款损失准备是指银行在有客观证据证明贷款确实减值时按照有关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该项目是贷款预期收回资金现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准备货款损失的类型介绍1.一般准备金:从事存贷业务的金融企业应当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从全部贷款余额中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以弥补未识别的可能损失。比如中国商业银行的一般准备金比例是年末贷款余额的1%;2、特殊损失准备金:根据贷款组合中确定或特定的贷款风险,按一定比例计提的损失准备金,以确保及时、充分弥补损失贷款。特殊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政治动荡等特殊情况下计提的重大事件;3、专项准备金:根据贷款的内部损失程度和贷款风险的分类结果,根据一定的风险权重准备各种贷款计提的损失。
按贷款余额的1定比例提取的用于弥补呆账损失的准备金。10支票:是出票人签发,拜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肯定的金额的票据。可分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普通支票,划线支票。转账支票和划线支票只能用于转账;现金支票、普通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
贷款损失准备是属于资产类科目。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值准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包括贴现资产、拆出资金、客户贷款、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和垫款等。企业(保险)的保户计提的减值准备,)的、抵押贷款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在本科目核算。企业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其他单位贷出,可将本科目改为“1304委托贷款损失准备”科目。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贷款损失准备是什么科目、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