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欢迎进入本网站,今日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离任审计述职报告,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审计的区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离任审计应该审计什么
离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取决于企业法定代表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及其应履行的职责。概括起来,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其任职期间应履行的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财务责任、管理责任和法纪责任,所以,离任审计的内容也由这三部分组成。
1、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2、资产、负债和权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离任审计,或称任期终结审计,是指对法定代表人整个任职期间所承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查、鉴证和总体评价活动。
离任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为取得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据以证实被审事项的性质和发表审计意见而采取的各种手段。由于离任审计的内容包括财务责任审计、管理责任审计和法纪责任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审计。
因此,进行离任审计,必然要综合运用多种审计方法。这些审计方法,除了检查、分析性复核等基本方法外,还会运用到ABC分析法、网络技术法、综合评分法、金额法等一些特殊方法。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审计的区别
1、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审计的区别主要在于两者的审计职能不同,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监督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行为,而离任审计主要是评价和鉴证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行为。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及其所在地区,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审计,目的在于监督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行为。
2、离任经济责任是一项集财务申计和绩效申计于一体的综合性审计,其审计结果既可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进行考察考核、综合评价,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划分责任的依据。
三、党政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依据是什么
1、相关法律法规:离任审计依据中最重要的是国家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审计的职责、权限、程序等方面的要求。
2、党内法规和规章制度:党内法规和规章制度包括中央和地方党委颁布的有关党纪党规方面的文件,比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这些法规和制度对党员干部的离任审计提供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3、工作安排和任务书:党政领导干部在担任职务期间通常会有工作安排和任务书,记录了他们的工作职责、权限范围等。离任审计可以根据这些文件来评估干部在职期间的履职情况。
4、相关报告和材料:离任审计还可以参考干部在职期间编制的相关报告和材料,如工作报告、财务报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等,以了解干部在职期间的工作状况和涉及的经济事项。
四、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要进行离任审计
1、依据干部管理监督的需要,能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也能在领导干部不再担任所任职务时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2、离任审计,或称任期终结审计,是指对法定代表人整个任职期间所承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查、鉴证和总体评价活动。
3、这一活动,对于引导和规范法定代表人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行为、维护法定代表人的合法权益和揭露非法行为,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离任审计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人员受托管理资财的运用及其效果所负责任进行的监督、评价活动。其理论根据为:审计是因两权分离后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而产生的,归根到底审计就是审查资财管理者对资财所有者应履行的经济责任。
5、现代审计中的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是离任审计的两种表现形式。前者审查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后者审查资金运行的效果和效率情况。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